欢迎访问城市建设与投融资管理培训网!

中国城市建设与投融资信息网

 

中科院院士 涉人工耳蜗“学术剽窃案”

来源: 时间:2014-01-03 08:45:05 浏览次数:

 

曾被海南海药视为投资亮点之一的“人工耳蜗”项目,突然爆出涉嫌造假的消息。

    1月2,央视报道称,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医生王宇澄举报其导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学术抄袭、科技成果剽窃和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而据央视的调查,其最核心的问题则是王正敏“成功研发”的国产人工耳蜗直接克隆了国外样机。

    “人工耳蜗”项目由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产业化,海南海药目前持有力声特91.17%的股权。人工耳蜗为海南海药赢得了无数的关注,其股价也一路上涨。

    记者联系海南海药和力声特,前者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向子公司核实求证此事,暂时还不知道最新情况。”而力声特公司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1月2晚,举报人王宇澄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我对王正敏的举报已经有四年了。去年11月份,中科院多名院士联名写信,要求开除王正敏,中科院方面并未引起重视。央视的报道正是挖掘出王正敏造假的新证据。”

    “利润机器”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帮助聋人康复的新技术,中度听力言语障碍的病人植入人工耳蜗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就可以恢复听觉,与人正常交流。王正敏是中国最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之一,也最早提出研发国产人工耳蜗。

    1997年,王正敏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王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向上海力声特转让了该技术,将人工耳蜗产业化。

    声力特成立于2004614日,设立时深圳南方同正投资有限公司出资720万元,持股72%

    南方同正是海南海药的大股东,持股21.68%2009910日,海南海药筹划定向增发,计划以不低于13.57/股的价格发行5000-7000万股,募集最多8.2亿元,用于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扩建项目。

    2011年8月4,证监会批复了海南海药的定增申请,实际募集资金1.67亿元,增资后海南海药持有力声特91.17%的股权。南方同正向上市公司注入了充满市场前景的人工耳蜗项目。

    而早在20113月力声特的人工耳蜗就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文,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在此之前,这一市场由澳大利亚的Cochlear公司、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公司和奥地利的MED-EL公司垄断着。进口耳蜗价格约为20万元左右,而国产耳蜗只需5万元,以及1万元左右的手术植入费用。

    力声特定增项目的计划投产时间是20131231日,因此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此前公开表示:“公司新品人工耳蜗在201312月份会规模生产,2014年有望产生利润。”

    人工耳蜗的市场前景相当可观。民政部、残联等组织的中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听力语言残疾共2057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80万人。这些儿童中很大一部分能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恢复语言交流能力,因此残联从2009年开始出资支持“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开始大量的政府采购。

    2011-2015年的人工耳蜗康复项目计划资助168651-6岁的儿童,首批2823套设备采购自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后续产品的招标还未开始,力声特的产品如果能实现量产,仅仅靠争取政府采购项目,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等残联相关领导也多次视察过力声特公司,对力声特的产品充满期待。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举报,海南海药或许能够如华创证券等机构预测的那样,实现业绩的突飞猛进。

    模仿出来的“自主知识产权”

    就在外界一片赞誉声中,王宇澄隐约发现他的导师王正敏发明的人工耳蜗可能有些问题。

    “在耳鼻喉科医院你可以打听,这个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只有王正敏能做,别人基本不许碰。”王宇澄介绍,这个手术在国外是一个普通医生都能做的,但在自己的医院却成了一个“保密技术”。

    因为不许碰,王宇澄对这个产品的兴趣也就没有太强烈。他只知道,王正敏团队的技术人员范宝成等一直在负责人工耳蜗项目。

    央视的报道中,范宝成公开承认:“我想办法向澳大利亚要了个样机。”而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沈义虎表示:“当时买了澳大利亚的产品回来,我亲手给它全部打开,模仿它嘛,芯片破解出来,线圈镀出来还要反过去做芯片了。”

    一个号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品,竟是按着澳大利亚的产品模仿而成,一切都与7年前的上海交大“汉芯造假事件”类似,只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复旦大学教授。

    实际上,医疗器械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十分普遍,理邦仪器(300206.SZ)上市之时,迈瑞医疗(NYSE:MR)就提出诉讼,称理邦侵犯其知识产权。大量医疗器械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不争的事实。

    但王正敏的问题在于,凭借抄袭的技术获得了大量国家科研基金。仅2012年,力声特就获得了国家工信部2138万元的补贴,其中1069万元由上海市政府拨付;同期,卫生部也资助其2171万元的公益性专项资金。

    王宇澄表示:“我举报王正敏4年,医院、学校不可能不了解。但作为科研上有突破的人,一直以来组织上对我的举报都没有任何反应。”

    海南海药也在其中获益颇丰,央视报道称,从国产人工耳蜗研发到批准上市,海南海药总的收益不低于6亿元,这其中包括大量的政府补贴和科研经费。

    2012年2月29,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曾组织专门调查,只认定王正敏存在“一稿二投”的问题,并未认定王宇澄举报的其他问题。而此次爆出的国产人工耳蜗项目造假一事,复旦大学、海南海药以及力声特等涉事方至截稿时均未做出回应。

版权所有 ©2015 城市建设与投融资管理培训网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9051633号

唯一官方网站:www.ctrz.org.cn   技术支持:允升网络传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