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等十项强有力的具体措施。
措施:从源头上增强银行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的放贷能力。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税前列支等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三农”等贷款的能力。
解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企业融资成本高与存贷比指标刚性限制有关。现在银行存款增速已赶不上贷款增速,但考核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贷款占比不能突破存款75%的办法,银行要放贷就只能拼命拉存款,造成资金成本高企。而增加存贷比弹性,将使银行资金成本降下来,可放贷资金有所增加,从而促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措施:一方面引入新的民营银行,另一方面对现有银行考核机制做调整。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银行通过社区、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费用。
解读:连平指出,融资最困难的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我国银行以国有控股的大行为主,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不匹配。目前发展民营银行已经破题,很快将会有试点银行开业,它们将以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客户。
措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也非常关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解读:“为小微企业打开直接融资大门,比增加贷款规模更重要,是开创性的制度安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降低门槛,让市场自行抉择,会发掘出一大批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发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参天大树。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