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为信财富网创始人李井会发表《做好政府融资平台参与PPP的大文章》一文,认为通过P2G平台(即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引入民间资本共同运作的P2P网贷平台)融资以社会资本身份参与PPP项目将成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后融资的主流模式。他在文章中提出,地方融资平台通过P2G平台融资参与PPP项目有三大优点:一是可有效集聚社会闲散资本,举全国之力支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为百姓提供一个安全平民化的投资渠道;三是带动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
深圳商报记者日前通过书面采访,邀请李井会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为中小投资者开辟普惠金融
记者:您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很多新观点,比如关于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该如此理解?
李井会:我之所以在关于PPP投资的文章中提及上述相关的概念,主要是基于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义及路径而言的。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尤其是P2P等网贷类平台机构,在平台定位、风险控制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机制,更由于平台上融资方和平台自身的信誉不是很高,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推动政府平台公司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将大大提高融资方的信誉度,对促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这也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开拓了一条稳健且相对收益高的投资渠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普惠金融的题中之意。
债务置换变债券型直接融资
记者:现在产能过剩、政府债务较多,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政府投资?通过发展P2G平台置换政府债务,对我国经济或者宏观调控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吗?
李井会:我国政府负债主要是投资型而非福利型,政府负债形成了很多优质资产,所以说政府借债还有空间。另外,我主张的是债务置换,就是把银行的间接融资转换成债券型的直接融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我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就有100多个,很多城市的供水、污水处理、地下管道、公共交通、棚户区、城中村、危房改造建设还不完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生活条件并不理想,还需要大量的投资进行改善。
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当然,政府投资和债务之间应当保持合理的比例,合理的控制投资和债务的增长速度。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大量的政府贷款转换成直接债券型融资,可以改变以往平台公司间接融资形成的货币杠杆增加,从而推动资产泡沫化增加,给经济稳定带来危害。实现平台融资规模的增大和降低杠杆只有通过直接融资的手段,直接融资手段中应该以直接债券融资更为稳健。
政府平台转型后会成主力
记者:政府平台转型后会成为PPP投资的主力军,这种判断基于什么样的理由?
李井会:大家都知道,国家正在大力的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要求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多数以城投公司命名)剥离原有的政府融资功能并不得为政府新增债务,同时规定若政府融资平台公开表明不再为政府进行融资了就可以以社会资本的身份参与PPP投资。这是国家给政府融资平台指明的转型之路,同时也是鼓励政府平台公司参与PPP投资。
一个PPP项目动辄十亿百亿,资金需求量大。同时周期较长,收益低。收益主要来源于特许经营和财政补贴。对于民营资本来说,几年十几年才能收回投资勉强实现收益,收益率一般在5%~6%左右,通过补贴可以达到8%。而当前民营企业的贷款融资成本超过8%。所以吸引民营资本参与PPP不如鼓励政府平台公司参与PPP,因为PPP项目几乎都是公益性或半公益性项目,政府平台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或控股公司应当率先履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