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讲话中指出,调结构、稳增长需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和效益。民间投资已经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5%左右,成为了投资的重要力量。将具有较好盈利预期和发展前景的PPP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推介,进一步畅通民间投资的渠道,给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发展空间,将有效激发民间投资的信心、活力和潜力,同时也有效地引民间资本之源,造民间投资之渠,积各类民间资本之小溪,汇成国家投资发展的大河。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在会上说,推广实施PPP模式对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推广实施PPP模式的热情很高,取得了积极进展。
政府的热情确实具有吸引力。就在此前8月,全国工商联公布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显示,2014年,已通过PPP等方式进入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的民营企业500强共有58家,占比11.60%,有意向进入的企业有136家,占比27.2%。
会议开始之前,记者遇到京奥港集团董事长王子华,王子华告诉记者:“2000年,我在福建莆田投资燃气项目,就是现在的PPP模式。至今陆续投资达到十多个亿,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
王子华认为,相对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PPP项目做了大量工作,管理部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同时,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状况已经好过当年,民企获取信息要比以往容易得多。
王子华表示:“民企选择PPP,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行为有机结合,民资投PPP项目要先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对此,专家在解读文件过程中特别建议,民企参与PPP项目,首先是理念上的调整,对PPP项目不能抱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幻想,项目资金回报稳定但不可能暴利;第二,小民企其实也可以考虑参与PPP,但要学会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向金融资源放开股权;第三,民企选择项目时,要评估好政府财政的可承受能力,项目要进财政预算,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