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自2012年恢复试点至今年8月末,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已发行了28单,总额为1328亿元。按照目前的需求,预计到今年末,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可达2000亿元左右,仅今年一年就有近1000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租赁业资产证券化即将落地,首批5家试点总额度不超过80亿元。“之前,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所已经有作资产证券化的尝试,现在,工银租赁、民生租赁、交银租赁、华融租赁及江苏租赁等5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首批试点,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产品设计、评级等工作已经开始在做了,每家的申报额度都不超过20亿元。”一位信用评级公司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8.02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增加贷款近48亿元,远超过去60年贷款增量总和。即便如此,企业依然反映“贷款难、贷款贵”,一方面由于企业负债率高企,投资扩张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则是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变低,中长期贷款和一些信贷资源的占用影响了新的资金投放。因此,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就强调要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优化金融配置,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证券化也是拓宽外部融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渠道。“一般而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综合融资成本较低,并且都能做到将贷款移出表外,如此一来就能释放银行的信贷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一位城商行投资银行部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