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市建设与投融资管理培训网!

中国城市建设与投融资信息网

 

多地频繁发文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 效果不佳

来源: 时间:2013-07-30 10:27:06 浏览次数:

 

  “逾期债务率超过30%,或债务率超过100%且下一年度偿债率超过20%的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增债务余额,省财政厅要及时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提示。”近日,安徽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共30条,对政府债务规模、结构、资金来源等做了规范和界定。

  在本轮中央清查地方债务的节点上,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间,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四川、湖南等多地都不止一次的出台类似意见,但这种地方政府自发规范债务的效果值得商榷。

  安徽“30条”

  记者获悉,在此次安徽《意见》出台之前,安徽省发改委曾对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了逾半个月的调研,并在6月底召开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专题调研座谈会。安徽发改委要求参会地市融资平台公司负责人就资产、负债情况、偿债安排等做出汇报。

  随后的7月中旬,在由安徽省长王学军主持召开的省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此意见。

  《意见》中称,当地部分地区政府性债务主要存在债务规模大、融资成本高、融资主体分散、债务资金使用效益较低、债务管理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未来,政府性债务管理将纳入省政府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县域分类考核。

  同时,对债务规模进行了限制,约束地方的“借债瘾”和“以债养债”思维。规定逾期债务率超过30%,或债务率超过100%且下一年度偿债率超过20%的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增债务余额。

  《意见》还限定了融资利率,规定融资平台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利率一般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融资平台的资质也将受约束。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须控制在60%以内,最高不得超过80%

  “举债单位先委托企业(单位)建设,再承担逐年回购责任的BTBOT模式”被叫停。此外,“委托企业(单位)代建,再承诺以地补偿等其他变相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也被禁止。

  而对于已经采用“BTBOT模式”或其他变相回购方式形成的政府性债务,当地政府要求其“通过压缩新上项目、调整在建项目融资方式等,置换融资成本较高项目,逐步回购、还款或延长还款期限。”意见还规定:“土地出让收入盈余部分要优先用于偿债或留作偿债准备”。

  安徽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陈波认为,国家审计署今年全面启动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国家层面这么做之后,地方各个省都要跟着做。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间,全国多地都曾不止一次出台类似意见,其中江苏、天津等是在2012年出台,湖南在2013年出台,四川、重庆更是在2007年就出台相关意见。

  专家认为,虽然地方进行过多次的自发规范,但效果仍值得推敲,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地方政府举债冲动有增无减。

  “这样的文件出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可能在操作层面上执行的和文件的规定不太一致,这种情况是有的。”陈波说。

  上月,审计署发布公告称,至去年底,被审计的省市区地方债务总额共计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4%。其中,9个省会城市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188.95%,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的达219.57%

  规范地方债应有制度设计

  就在本月26日,国务院又发特急明电,要求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本周内审计署将进驻各省市区。

  陈波认为,虽然国家层面对地方债的审计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展好几年了,但真正对政府性债务进行这种实质性监督,也是从今年才刚刚起步。

  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地方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包括一些隐性的债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前进路上的一个包袱,有的已经显现出来,有的还没有显现出来。“这种债务一定要可控,各级政府都应该主动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上。”陈波说。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称,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举债,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的现行分税制体制,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统一,想干事,但缺钱;另一方面在于目前的政绩观考核体系,以GDP、城市建设、形象工程为导向的政绩观考核问题仍普遍存在。

  因此,过去几年在国家实质性监督缺位的情况下,靠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文件规范自己的债务问题实际上意义不大。

  “这次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清查会影响比较大,地方政府债务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的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了”,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而要改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还需一些过去所欠缺的基础的制度建设。

  首先,应尽快建立地方债务预警系统,以识别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等级,目前这样的预警系统在我国局部地区有,但是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其次,政府性债务要纳入预算管理;第三,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地方政府债务纳入政绩考核体系;第四,地方政府应建立债务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债务,不仅要报告给中央政府,还应该向社会公开。

  “这些基本的制度建设因为没有投入精力去做,所以问题越来越多。”王雍君说。

版权所有 ©2015 城市建设与投融资管理培训网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9051633号

唯一官方网站:www.ctrz.org.cn   技术支持:允升网络传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