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城市建设与投融资管理培训网!

中国城市建设与投融资信息网

 

戴皓:建议建立规范透明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来源: 时间:2014-03-04 10:16:19 浏览次数:

地方政府能否建立一种新的举债融资机制?实际融资成本已达到15%-20%的中国民营企业怎样才能减负?
 

地方政府能否建立一种新的举债融资机制?实际融资成本已达到15%-20%的中国民营企业怎样才能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的思考是,如果政府把占用的资金池倒出来,改为发行债券的方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三方共赢的一盘好棋。

上述融资方式的具体好处是,利率低、易偿还,靠基础设施项目的自运营和财政支持来还债,政府的压力会大大减少;由于大债主的退出,商业银行的坏账、呆账也会大大减少,因此也去了一块心病;做为企业,因为资金池被倒出,利率的降低,贷款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向商业银行获取了巨额信贷资金,债务规模显著增长。国家审计署20136月末的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总额高达17.9万亿元,三年内增长了近70%。个别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率已近200%

戴皓认为,大量信贷资金流入地方政府,资金池被政府占用,政府这些基础设施资金就挤占了实体经济的贷款规模,政府这一对社会融资成本的抬升效应和对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推高了市场整体实际利率水平,高利率为企业加重了负担,企业难以为继、生存受到了威胁。

为此,戴皓在2014年两会提案《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中提出了四点建议:

其一,建立规范透明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地方债有多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还债的可能性。建议修订《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同时建立债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实现市政债的市场化运作。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建议以发行债券的形式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降低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的融资比例,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服务,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服务,可允许由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由财政收入进行偿还。这样倒出商业银行的融资空间,利率也可随之下降,以利于企业的融资。  

其二.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财税体制。建议建立省级地方税体系,增加消费税。通过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开征环保税等途径提高地方政府的自有财力,逐步增加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关联性。

其三,降低全社会发展的综合成本,帮助实体经济解困。国家各个部门要立足于集中精力考量如何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把思路和眼光局限在分享蛋糕上。要采取措施帮助实体经济解困,扶持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些措施主要是:适度降低利率;赋予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减少地方政府占商业银行贷款的额度;适度减税等等。

最后,戴皓建议由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受理此案。

版权所有 ©2015 城市建设与投融资管理培训网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9051633号

唯一官方网站:www.ctrz.org.cn   技术支持:允升网络传媒

网站地图